2010-05-02

role model & old photo

生日當天陪R去染頭髮。在一個接著一個生日、年紀增長,而性格與心智漸漸確定的過程上,像「日本原宿」這樣的店家便越來越不像我會到訪的場所,陪染身份在旁邊無事待上一小時,也是難得機會。身上沒帶書,意外桌上兩本流行雜誌(我唸不出雜誌名稱)裡有張大春的專欄。兩期的專欄我都喜歡,拿出生日禮物鋼筆與包包裡的紙張聊抄一段:

我不止一次地在這個專欄裡提到常民語言的曖昧、胼贅與含糊,總希望有讀者在這種千把字的小文章裡看到現代人說話用字的修辭慣性之中埋伏了多少「不思維」的情境。說話不經由思維,就只能人云亦云地使用慣性發語詞、連接詞和虛字。在我這一代人來看是不可思議的事。


再前一日龔書章老師到大廳來和系上我輩小朋友們對談聊天,恰提到:他不是偶像崇拜的人,但心中確有「role model」,在意對方在幾歲時達到自己嚮往的成就、展露自己亦希望有上一份的風采。我心中浮現的便是張大春。長久以來盤想在心間:我自己在語言上、文字上、敘事上的所有在意與自我要求,有很大的比例是為了有朝一日自己夠格能與張大春先生對談。更狂妄的想像是:和他洽談小說改編電影事宜,先是《牆》,再大點是《公寓導遊》,再至《城邦暴力團》。目前我和張大春先生確實有過一次對話,那是在2007年9月,觀賞張大春先生擔崗編劇的舞台劇《水滸108》後,他人在大廳為滿室觀眾簽名,我總算排隊到他面前、遞上剛買的原聲帶,他簽了名抬頭看我道:「好看嗎?」我直說:「好看好看!」

網上見得幾張老台北照片,很喜歡。張蓁說過我總是喜歡一些老氣橫秋的東西,欣然接受。內心裡面希望自己不是只喜歡表面的老舊感覺,更有甚者能從不同時代的眾生相中體會同一份人情。以下是照片,留存起來也當日後復覽的史料。









2 則留言:

  1. 中華商場!!! 我在屏風的某齣劇看過這些照片。
    這些照片有一種幸福的六丁目的感覺,尤其是最後一張跟倒數第二張。

    我想起我室友今天跟我說:要吃真的山東餃子就要去吃西門町的一條龍,那是我爺爺的爸爸以前帶他去吃的。

    上面這句話 在張大春看來一定也是一句不可思議的話吧。

    回覆刪除
  2. 黃少築6/5/10 17:13

    我覺得你的室友真是好室友!

    回覆刪除